4月8日14∶30,一輛小汽車行駛到位于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的CNG蓮池加氣站加氣,加氣站工作人員拿出手機熟練地對車牌拍照。按照要求,安裝了氣瓶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車輛進站前需先進行車牌號拍照、“掃臉”,確認車牌號、氣瓶編號、使用登記、檢驗信息等車用氣瓶信息全部正常,方可進站加氣。
據工作人員介紹,車用氣瓶“掃臉”加氣,是邢臺市車用氣瓶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一項創新舉措。從2021年6月起,邢臺市市場監管局在河北省率先自主研發車用氣瓶質量安全追溯系統,以車牌號為數據載體,與行政審批、公安、第三方檢驗機構數據互通,實現對車用氣瓶的全生命周期跟蹤追溯和閉環管理,做到來源可查、流向可追、責任可究。“掃臉”完成后,加氣站即可打開相應車輛氣瓶充裝自動聯鎖控制,設備自動判斷車用氣瓶安全狀態,自動采集和上傳充裝過程中的有關數據信息,對車用氣瓶未取得使用登記證或無有效檢驗報告的,自動停止運行加氣程序并向后臺控制中心報警。截至目前,該市43家營業的壓縮天然氣(CNG)車用氣瓶充裝站已全部啟用車用氣瓶質量安全追溯系統。
“全市現有燃氣車輛3.4萬臺,安裝車用氣瓶3.7萬只,這些車輛多為出租車、公交車、市政車、私家車,具有數量多、風險大、流動性強、儲存介質易燃易爆等特點。”邢臺市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科長張文斌說,車用氣瓶質量過關與否,與乘車人員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然而現實生活中,仍有車主為了省錢、省事,私自改裝車用氣瓶,或明知車用氣瓶“超期服役”仍違規使用,釀成慘劇。車用氣瓶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投用,目的就是通過全程“留痕”,讓私自改裝、偽造手續、“超期服役”等“貓膩”無處遁形,從源頭上有效避免車用氣瓶安全事故發生。
截至目前,邢臺市已充分發揮車用氣瓶質量安全追溯系統作用,督促6093只即將到期車用氣瓶進行了定期檢驗,引導1028只車用氣瓶辦理了變更手續,發現違法線索20多條。張文斌介紹,下一步,邢臺市將進一步鞏固完善、提升追溯系統建設成果,綜合利用氣瓶制造、充裝、檢驗、使用登記等信息,深入挖掘氣瓶追溯信息在行政許可、監督檢驗、監督檢查、應急處置、事故調查工作中的追溯應用。(記者 徐東周)
來源: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