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庭信步于鄭州街頭,多處零星角落正上演“轉角遇到綠”,一個個風格多樣、功能臻備的“口袋公園”修葺一新,讓人眼前一亮。位于鄭州二七區政通路一角的淮園也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涼亭、廊道、座椅、綠樹、紅花……曲徑通幽,別有天地。在二七區政通路淮園內,小朋友奔跑嬉戲著,市民悠閑地嘮著家常。
淮園實現“變身”之前是一處進入率較低的綠地,由于附近市民缺少公共綠化用地與休憩娛樂的場地,二七區淮河路街道按照區委、區政府要求,于2019年9月份開始改造提升,打造了現在這個可漫步、可閑聊、靜謐又有溫度的口袋公園——淮園。
淮園采用新中式風格建筑,有政通亭、人和亭兩個涼亭。仔細觀察,在涼亭內的每個座椅側面還刻有彰顯二七文化特色的“二七塔”標志。這里的植被采用島狀組團式設計,錯落有致,峰巒疊嶂,讓淮園成為遠離城市喧囂的另一番“人間仙境”。
公園雖小但五臟俱全,春有杜鵑花,夏有百日紅,秋有金桂,冬有臘梅,四季花常開。緊鄰淮園的頌園依舊如此。這樣一個“口袋公園”,為市民在喧鬧的馬路邊提供了一個觀賞休閑場所,細微之處彰顯文化特色,體現人文關懷,備受市民青睞。
“現在可好了,出了家門就是公園,飯后散步方便極了?!?/p>
“公園不大,但意義和貢獻卻很大,既方便了市民,又美化了環境,提升了道路景觀。”附近居民紛紛點贊。
“口袋公園”即袖珍公園,指利用城市零星的開放空間,打造集運動休閑、文化賞娛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繽紛活力街心綠地,令居民能從喧囂勞頓的城市生活中抽離出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享受溫馨與寧靜。
如今的淮園已經成為二七區市民家門口美麗精致的“口袋公園”,成為他們納涼庇蔭、休憩鍛煉、文娛活動的魅力場所,更給他們帶來“推門見綠,移步入園”的綠色生活。
2019年“雙改”工作會議召開以來,鄭州市城市管理局改進城市管理服務,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往深里走、往實里走,打造“整潔、有序、舒適、愉悅”的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市民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
城市提升,規劃先行。按照“設計引領,需求導向,以人為本”的三大理念,鄭州二七區邀請專家顧問團進行“把脈問診”,摸排梳理了目前城市道路存在的問題,對應制定了“通、平、凈、靜、齊、亮”六大對策。本著“以人為本”的工作標準,通過在細節上做文章,于細微處見功夫,對道路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增設修整緣石坡道,降低道路路口坡度及高差,做到道路“四角平坡”;清除低于45厘米的路障,增強了無障礙通行度。同時,推行“白改黑”路面升級改造,在門戶小道鋪設瀝青路面,改善路面狀況,美化街區環境。通過高品質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標準管理,二七區最終打造了“三路一園”美麗示范街區。
出門即公園,入眼皆美景?;磮@只是鄭州眾多口袋公園的其中之一,這些小公園裝扮著城市的“衣襟”,讓市民“出門進園,抬頭見綠”的理想照進了現實,彰顯了“以人為本”的城市溫度。雖然規模不大,卻成為提升城市品質的點睛之筆,片片綠色給市民傳遞出了更多的“微幸?!?。 二七區將繼續以“工匠精神”雕琢城市秀美輪廓,以“繡花功夫”詮釋城市精致內涵,推動城市品質邁上新臺階。